是至塔爾寺,下午則準備搭青藏鐵路前往拉薩,大約9:50便到了塔爾寺,下了點雨,有些冷意,在塔爾寺前集合時,仁波切見了我,便說「你…」,(他叫不出我名字,哈,正常的),說著:「今天你的任務是跟著這位導遊,將他對塔爾寺的介紹紀錄下來,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他..」,這..可是很大且榮幸的任務啊,趕緊啟動手機的錄音模式,不管懂不懂,先錄了再說,對於藏傳佛教,我,這個連幼稚園程度都沒有的人來說,導遊所說,真的是似懂非懂啊,現在似乎也回想不起什麼了,只能就錄音所存,再蒐集點網路資料,提起自己的一些記憶了。塔爾寺是先有塔後有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而宗喀巴在佛教界亦被譽為「第二佛陀」,可見其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心想,身為仁波切弟子的多數信徒,應該都理解這些緣由與故事吧,而仁波切為什麼要我這個陌生的門外猶疑者來做這個紀錄呢... 

(以下紀錄為當地塔爾寺導遊所述,加上自己網路查的資料與圖片來協助理解)
參觀寺院大概有二個半小時的時間,同時領隊導遊也提醒我們,近日寺中小偷較多,朝拜時,特別要看顧好自己的包包。而進入塔爾寺的每個殿都要刷票卡。

圖片1.jpg 

開始介紹~

塔爾寺概說

此寺院名為塔爾寺,目前的出家人大約有七百多位,寺院當中的衣食住行都是寺院自行處理,全中國像這種寺院大約有3600多個,非常多,其中藏傳格魯派最有名的六大寺院為拉薩甘丹寺、拉薩哲蚌寺、拉薩色拉寺、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甘南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因為這六大寺院的佔地面積較大,故亦稱為六大叢林寺院,六大寺院中,塔爾寺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因為這裡誕生了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而第一世的班禪大師及第一世的達賴喇嘛,就是宗喀巴的二大弟子,所以寺院中有很多佛像,中間供奉的是宗喀巴,二邊各是一世達賴喇嘛及一世班禪大師,連稱為是師徒三尊,寺院當中有四所大學,大門口前矗立著八座白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一直到涅盤一生中的八件大事八件功德,這是塔爾寺最具標誌的塔物(如來八塔)。

圖片0.jpg 圖片0-1.jpg 圖片0-2.jpg 

(上圖仙姐身後為如來八塔;右圖塔爾寺入口三道門,傳說是邵逸夫當年捐錢修繕) 

建築風格 

整個寺院的建築風格是平頂式的藏式建築風格,而且加了漢式的斗拱式建築,例如像小金瓦寺牆面窗旁那梯形面積,是鞭馬草(宗紅色的),這在台灣桑耶寺未來的建築上也可以用得到,通常寺院的佛堂建築都會放鞭馬草,這是一種灌木植物,多生長於青海的山地,當地人將其採下後,紮成小捆,切整齊,經過藏藥處理後,送給寺院,寺院就置於牆上,主要也可以減輕地基或者是減壓的作用,最重要是鞭馬草象徵權力和地位,所以在活佛的住宅上及寺院的牆上一定會置有鞭馬草,另一方面,寺院在裡面唸經及學習佛法時,通常窗戶都是緊閉著,很少開啟,而這鞭馬草還有通風做氣的作用。

寺院外觀中常見一點一點白色的圓點,這是海螺,磨平後放在上面,這是寺院中獨特的建築風格,象徵寺院及地位與權力,海螺是從海裡撈出來,而來到內陸地方,就成比較珍貴的物品,如同海裡的車渠貝殼是一樣的。

圖片3.jpg 圖片4.jpg 

(上二圖為網路圖,塔爾寺殿的代表外觀)

小金瓦殿

小金瓦殿裡面供奉的是藏傳佛教的護法神,稱為白哈王,通常,每座寺院都有一座護法神殿。一般比較著名的佛教寺院都應該有大金瓦殿及小金瓦殿,這兩個殿堂是屬於寺院的主殿,像這瓦頂是累積好幾年來約有30多公斤的黃金,所以叫小金瓦殿,而裡面供奉的神,漢語翻譯稱為白哈王,神和菩薩的像不一樣,一般神(護法)都是比較睜獰恐佈,所以會用布簾遮住,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二樓所供奉的動物標本也都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這個寺院有自己的藏醫院,稱為醫明學院,醫明學院把動物經過藏藥處理放在上面,另外,這個殿堂裡,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壁畫,但裡面不太能拍照 (我在網路上抓些圖)。

圖片5.jpg 圖片6.jpg 

(網路圖:左圖為小金瓦殿,右為其二樓之動物標本)

藝術三絕之一壁畫

導遊教個朝拜方式,雙手合十,手內呈空心狀,代表的是一心一意,然後先是碰頭碰口碰心,即你所想,所說,所做的與朝拜的佛拂印合一,然後我們可用額頭去碰一下壁畫,即有朝拜之意,無論都什麼地方都可以用這樣方式朝拜。這些壁畫都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色彩仍是非常漂亮的,部份雖有有修補,但能持久之因主要是當時採用非常珍貴的礦物顏料,所以它的色彩是歷久不脫落的。其畫面布料與唐卡是一樣的,也需要經過藏藥處理。一般我們是祈求家人出行平安,或想祈求自己轉運。(我也去碰觸一下壁畫及柱子及朝拜)

圖片3.png 圖片12.jpg 

(網路圖:塔爾寺壁畫)

寺院文化

供奉護法神,有時初一與十五時需要供奉羊肉,全國大約3600多個藏傳黃教寺院,包括西藏的布達拉宮也屬黃教寺院,黃教的創始人是宗喀巴,但這裡的出家人和漢傳的出家人基本上的生活習性都一樣,多是從小被送至寺院,可能也因為家裡子女數較多,加上信仰佛教,有緣的孩子從小就被送至寺院,然後可能在寺院中渡過一生,但有些長至成人也是會還俗的,而這裡因環境關係是允許吃肉,當然就是不能殺生。

藏傳佛教中,活佛是被尋找來的轉世靈童,從小在寺院成長,其修為主要仍是看他的學位,喇嘛二字是藏語,翻譯成老師的意思,但不是每個出家人都稱喇嘛,而堪布是很厲害,很有學位的,最厲害最頂上的就是噶西,噶西就相當於博士學位,而一個寺院的堪布也相當於教授一般,對活佛來說,在整個寺院的僧人心中及信徒心中地位,主要也看他一生所學到的東西及其文憑,包括他對寺院所做的功績及貢獻而訂。而在藏傳佛教中最大的二大活佛就是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而第十四世的達賴喇嘛出生地,離這裡也只有30多公里。

活佛住宅與班禪行宮

整個寺院是依山勢而建造的,順著參觀路線,迎面而至的是大面寬闊的白牆,這白牆帶有紅邊的就是活佛的住宅,或是佛殿,而上面的宮殿是班禪行宮,歷代的班禪來此,會住在那宮殿裡。

圖片7.jpg  圖片8.jpg 

(圖為活佛住宅,其上為班禪行宮,即右圖)

祈壽殿

在這白牆住宅附近,有個祈壽殿,主要是祈求家人父母長壽,去疾病保健康。這院裡的樹是菩提樹,殿堂中的所有布簾都有隔熱的作用,一般進佛寺都是左進右出,此殿有個劉琦山神,是特別護持整個塔爾寺的,劉琦山神原來也有個主殿,是在塔爾寺對面的一座山上,但另設有一法身特駐於此,來守護寺院。此殿供奉著是釋迦牟尼及二大弟子,迦葉與阿難 (我也進去拜了一下,祈求父母健康長壽)。

再往前走是塔爾寺印製經書的地方,若其他寺院至本寺院來請經書,可以在此印製,就和圖書館一樣。

圖片9.jpg 圖片10.jpg 圖片11.jpg 

(左圖為祈壽殿外觀,中圖為網路圖:劉崎山神,右為印經書院)

時輪壇城殿

此殿有很多金鋼佛像,導遊說灌頂如是加持,但並不是每位出家人都可以去給灌頂,必須是取得噶西學位的喇嘛,才可以給金鋼灌頂。

一般寺院的二旁壁畫都是放護法神,或稱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俗稱四大金剛。常在寺院山門兩側塑有他們的像。其中,身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為紅色,手纏繞地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身為青色,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身為綠色,一手持傘、一手持銀鼠的是北方多聞天王(黃財神,針巴拉)。

入殿後,按順時針方向,從左進去轉一圈右出來,也是一種朝拜方式,壇城是密宗所屬,主要是僧人閉關修行時,意境中幻想出來的情景,如,電視常播喇嘛用沙子擂起來的壇城,據說是依據閉關修行中出現的境界,再套用時輪學院所學的一些公式,冥想出一些東西。時輪學院是研究如天文地理,占卜算術等知識,當修行到一定境界就會出現想像,按照時輪學院中所學的佛經公式套進去,即可算出一些東西,如出現的情景與境界。

圖片16.jpg 圖片13.jpg 圖片14.jpg  

(圖為殿內壇城實景)

圖片15.jpg 

(網路圖:喇嘛用沙子擂起來的壇城)

大金瓦殿-宗喀巴的出生地

在參觀的路線上,延著另一邊有個明顯的金色屋瓦,即是大金瓦殿,是宗喀巴的出生地,她母親為紀念他的出生,於此處建一座塔,後來他的師父在旁邊建了座寺院,而漢語名字把這裡稱為塔爾寺,是指先有塔爾後有寺,據說宗喀巴出生的地方長出了一顆菩提樹,那菩提樹上有十萬片葉子,而每片葉子都有十萬獅子吼的佛像,所以塔爾寺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翻譯成十萬獅子吼的彌勒寺。進大金瓦殿會先至顯宗學院,故先介紹之。

圖片17.png 

(紅圈處為大金瓦殿)

顯宗學院

這大金瓦殿這外面的殿堂是顯宗學院,顯宗學院設在大經堂,是塔爾寺最早的一所學府,主要學習佛學顯宗理論,認爲顯宗是佛教的根本。

圖片18.jpg 

(圖為顯宗學院,其白布有防曬的保護作用,很多殿都有,可以保護壁畫)

此顯宗學院(大經堂)是塔爾寺最大的殿堂,鼎盛時期可容納3600名喇嘛,塔爾寺有四大學院,設有學習顯宗、密宗,專門研究天文地理占卜算術及醫學,因此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等四大學院。

學院迴廊下有很多信徒在磕頭朝拜,比較厲害小夥子通常一天可以磕上5,6千次,除了中午吃飯及晚上休息外,整天都在磕頭。

圖片20.jpg 

(學院內之大殿)

顯宗學院是早晨寺院做法事的地方,這裡有一千個佛龕,供奉有一千尊的宗喀巴的佛像,信徒或出家人做法事,需要自己出錢,例如,明天要做法事,此處就要擺放五縠雜量,如多瑪及糌粑,各要一千個,酥油燈也要一千個,每個佛像都要點個燈及捏一個糌粑,而現在則用水果替代了糌粑,然後會請塔爾寺所有的喇嘛在此做法事活動,一般是早晨的5-6點會有法事活動。學院殿堂中間供奉的是宗喀巴七歲的樣子而來塑造的。 

塔爾寺座落的地方以前舊名即稱宗喀,是湟水河畔的意思,後面放個「巴」字,是一個尊稱,宗喀巴即湟水河畔出生的一位大師。這裡是屬於黃教寺院,所謂黃教就是在舉行法事活動時,戴了頂桃型的黃色僧帽,所以稱之為黃教,但一般僧院都穿著紅色袈沙,書中解釋道,穿著紅色袈沙表示活佛與僧人們擔負著我們老百姓身上的血光之災的意思。 

走著走著,其中一尊佛像是十世班禪大師圓寂一百天後的樣子塑造的,他的葬法是採用藏傳佛教中最高規格的塔葬,塔葬是其肉身要經過藏藥處理後,裝在一個龕裡供起,據說經過了一百天之後,他的手指夾及頭髮還在繼續生長,所以殿中此尊班禪佛像是依據大師圓寂一百天後的樣子塑造的。他的出生地也是在青海,而現在住印度的十四世達賴喇嘛也出生於青海。 

學院裡,也充斥著酥油的味道,導遊問我習慣嗎,解說著酥油就是奶酪,就是家裡煮牛奶時,那浮在上的一層薄皮就是酥油,有些客人對酥油味道不太習慣,其實酥油就是奶酪,只是提煉的不夠純。使用很多斤的牛奶去提煉,取上面那薄皮,但不夠純,天氣熱時,放了一段時間,味道就會出來,在高原上的當地人,亦是以酥油為主食。 

塔爾寺三絕藝術之一堆绣

另外,塔爾寺有三絕藝術(酥油花、壁画和堆绣),我們常見的唐卡是堆綉的一種,唐卡其實是西藏的字翻譯過來的喔,正確發音為Thang-ga,翻譯的意思就是畫在布或者羊皮上的卷軸畫。堆绣是用各色棉布、綢緞剪成不同的形狀,堆貼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如院中有十八羅漢的作品,而羅漢的眼珠子也用比較珍貴的黑寶石,這是立體堆綉,所以這裡不允許有非常刺眼的燈光。

圖片22.jpg 圖片23.jpg 

(網路圖:十八羅漢堆綉作品)

大金瓦殿

大金瓦殿是到塔爾寺最主要參觀的殿堂,殿門口有幾顆菩提樹,宗喀巴的一些故事與這些樹很有關係,大金瓦殿是宗喀巴的誕生地,入殿後有座大銀塔,此塔為塔爾寺的鎮寺之寶,非常大,塔高約有11米左右,整個外瓦用上的黃金非常多,而大銀塔被金塔包裹著,銀塔的正中心還有一個石塔,石塔的中間還有一棵樹,當時宗喀巴是出生在此處,他母親剪段臍帶滴血的地方,據說長棵菩提樹,長了樹之後,其母親為了紀念他建了座石塔,後來很多信徒又建造了銀塔,有人傳說,外面的幾棵菩提樹是從裡面樹的根部蔓延出去的,塔中有塔,塔中有樹。而塔的上面有很多珠寶,都是歷代皇宮貴族或蒙古親王等賜予的。 

圖片24.jpg 圖片25.jpg 

(左圖為大金瓦殿;右圖為附近之菩提樹)

塔爾寺,先有塔後有寺,先有的塔指的就是銀塔中的石塔,前面提到是因母親紀念他的出生而建造了石塔,後來有位高僧,在這地方建立了最早的寺,所以先有塔後有寺,此處有供奉彌勒佛。 

導遊教我們正確辨認佛像,可以觀察佛像兩肩上的法器,如此佛像帶了帽子,其肩膀上的法器是法輪與淨水壺即是大肚笑口常開的彌勒佛。文殊是寶劍經書,而宗喀巴也是寶劍經書,他們兩個肩膀的法器是一樣的。此殿堂(彌勒佛殿)是最早的一間寺院,也是400多年內唯一沒有維修過的殿堂,若從建塔年代算起是600多年歷史,從建寺年代算起是400多年歷史。

九間殿(亦稱文殊菩薩殿) 

又走入了另一間殿堂叫九間殿(亦稱文殊菩薩殿),由三大開間及九小間所組成,主要供奉三大菩薩,文殊、彌勒及觀音,因中間主供文殊菩薩像得名,另看到一佛像不解,請教導遊~說是十萬獅子吼佛像是釋迦牟尼的另一種化身。此殿另供奉了一個護法,俗稱為家神,即家中的鎖碎大小事由她掌管,所以早晨來殿堂朝拜的信徒特別多,一邊是家神,一邊是財神,先拜家神再拜財神,家和萬事興,財源滾滾來之意,神的前面都可以獻酒,如白酒,青稞酒。有個傳說,這家神的名字叫吉祥天女,當時她其實是個惡魔,她有108個孩子,卻又會經常去偷吃別人的孩子,後來釋迦牟尼把她最小的孩子藏起來,讓她焦慮找不著,把她感化後,就封為藏傳佛教的吉祥天女,也就是家神。另一神像是妙音天女,一般信徒會來求姻緣,據說她是天界長的最漂亮的天女。彈琵琶的即是妙音天女。

圖片26.jpg 

(網路圖:九間殿)

這裡很多佛龕都用玻璃封起來,是因為信徒都要酥油燈來祭拜,為了安全與保護,使用玻璃將佛像框起來,目前看到的佛像或許是新的,但其底座可能都很多年了。早期一般家裡都有酥油燈,朝拜者早晨帶酥油燈來拜,隔日再來取回。但現在有玻璃框架,信徒無法用酥油燈來拜,寺中也可防火。 

一般漢傳佛教供奉的觀音都是女兒身的樣子,但觀音當時是確有其人,其實是男兒身。(有一個骷髏頭像),導遊說是供奉閻王爺,所以面目是比較睜矃。 

前面提到大金瓦殿為宗喀巴大師的出生地,湟水河畔出生的大師,被喻為世界第二佛陀,他在黃教寺院中是被稱為格魯派,也被稱為是善規派,和善規矩,其實這個教派對僧人及出家人的戒律是特別嚴格的。但紅教與黃教的寺院建築風格差不多,圓寂之後的葬法可能有些不一樣,根據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些差異。 

在大金瓦殿的院子裡,此處每日下午有喇嘛辯經,電視上也有播放過,辯經是非常激烈的,通常在傍晚時刻,僧人會陸續聚集,但當天有雨,也就無緣觀看到精彩的辯經了。我提問辯經也會到爭吵的程度,不就也有違修行了嗎,導遊說寺院是被當做學校,有好學生也有壞學生,而在寺院中要能修行到如有噶西學位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如塔爾寺的寺院,離省城近,遊客又多,肯定修行會被世俗所影響,在這裡無法如其他寺院可以靜心天天閉關修行。 

藝術三絕之一酥油花

堪稱藝術一絕的酥油花,是由喇嘛用酥油捏出來的佛像故事,酥油的溶點非常低的,手一觸摸,有一點溫度就熔化掉了,酥油要在手中捏成形狀是相當困難,所以才被稱為塔爾寺藝術三絕中的最好的一絕,寺院在做酥油花時,都會選擇寒冬臘月的季節去做酥油花,一般在面前要放一大盆冰水,並放冰塊在其中,在冰水當中將東西捏成形再拿出來,不是在常人手中所捏,那就會沾手,不容易捏成形,要在冰水當中塑形,然後給堆貼,通常一幅作品,15,16位喇嘛也要做二三個月的時間,每年他們在臘月做,然後隔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二組作品在大金瓦殿比賽,其中優勝作品,就會放在這裡展出。而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故事及新的作品。展出空間都需要溫度空調控制,因原本的酥油花館在整修,故移至此櫥窗展出,酥油花館的溫控更好,可以長年展出。

圖片28.jpg 圖片29.jpg 

(上圖為大金瓦殿前的大石沾上酥油;下圖為展示窗內的酥油花作品)

欣賞完酥油花,塔爾寺的參觀算是告一段落了,短短二個半小時左右路程,寺中全部12個殿,我們也只參觀5,6個殿堂,有些沒有開放參觀,而這一路上跟著導遊走,跟他聊天,原來這位塔爾寺的導遊,是仁波切的姪子,他原本也是從事導遊行業,目前換別的工作了,也做些佛教文物買賣,他覺得近年塔爾寺遊客多,這些世俗的叨擾,寺中的出家人已經不容易好好修行了。 

88分鐘的錄音,此刻也終於把文字都挖了出來,儘管導遊真的是發音標準口齒清晰,雖然當下也錄了音,但殿內都不能拍照,回頭聽錄音檔,聲音所述,早早忘了是身於何處啊!翻找資料的時間真比聽錄音的時間多很多,整理過程中,沮喪感不斷,但每當從網路堆中翻找資料或圖片,對應到導遊所說的內容,而終於獲得某些理解時,心裡真的又好開心,這種高潮迭起的情緒真是不斷歇,現在的心情是,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從幼稚園畢業了吧,哈,感謝仁波切給的功課,您的用心良苦..媚玲感受到了.. 

希望未來某刻,我還能來看看這兒的塔爾寺,能獨自的探索曾走過的路與回憶傳說中的故事,還有那正在整修中的酥油花館,沒看到,精彩的辯經,沒遇到,正月酥油花故事作品的比賽,好想親臨現場,還有各殿中的神像仙女等,希望能有機會再把您們看清楚些,更希望宗喀巴大師及諸佛神仙們持續地護衛塔爾寺與藏族老百姓們,也讓有心修行者得以完成其夢想,讓遊客在盡興之餘,也不會打擾到他們的清修..

圖片27-2.jpg 圖片27-1.jpg 

(左圖為塔爾寺導遊正在解說;右圖為塔爾寺導遊,建築師與我)

 圖片0.jpg 

(在大金瓦殿前的大合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er0453 的頭像
    meier0453

    meier的部落格

    meier04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