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上午菩薩頂-顯通寺-萬佛閣-大草坪,下午仁波切上課(15:00-17:30)

8:45出發

今日第一站是藏傳佛教的領袖寺廟菩薩頂,師傅送我們到菩薩頂後面,我們從後門進前門出,如此我們不用爬前面的台階(108),而可以一路往下走,至顯通寺,塔院寺,再至香火最盛許願最靈的萬佛閣。

菩薩頂高度約1800公尺,在其上有大雄寶殿、大文殊殿、祖師殿、天王殿、金剛殿等,我們到各殿朝拜,仁波切並帶我們至祖師殿停留了一會兒,祖師殿中央供奉著蓮師像,相傳法王如意寶於1987年帶著一萬名僧人於此重建佛像 ,仁波切帶著我們在此頌經修法,並給我們哈達加持,希望在蓮師與法王護持下,眾生皆能離苦去痴,如意成就。而在頂上的「靈峰勝境」的牌坊下,有108階的梯,往下行走意喻可以將人間的108種煩惱拋之腦後。大夥緩步一階階走下,好奇著不知大家心頭想的是什麼,在想去除什麼煩惱嗎,或者也沒想太多吧,而是要小心階梯啊,但這也很好,代表著心思正在當下啊。

13394013_1202387343105662_8216465623908486687_n.jpg 13413559_1202381126439617_6361507990795671223_n.jpg 13417396_1202381489772914_470301506655102823_n.jpg

S__21045341.jpg 20160608_101408_HDR.jpg 20160608_101601_HDR.jpg

下了108階的台階後,大夥希望來個大合照,也都回到最後十餘多的階梯中分別找位置,上下層次交疊地坐著,攝影師由下往上拍照,為我們走脫了108個煩惱留下最後紀念,此時我心想著,我們不是已經走下了煩惱了嗎,怎又自行上了階梯找位,怎又為這些梯拍照留念,是否又自尋煩惱了起來了,哈哈!眼下之喻,煩惱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又來報到,如果不隨時保醒覺知,真的很難超脫,看來,煩惱的解脫不在於眼前的階梯,而在於心啊~

20160608_103314_HDR.jpg 13439027_1130610420331915_5981454988336644117_n.jpg

再往下走我們到了顯通寺,想起小玲導遊第二天上清涼山時曾講了些漢傳佛教之起源故事與顯通寺的來由,我整理如下:

佛教非本土宗教,而是從外地傳入,據說在公元67年,漢明帝劉莊晚上做個夢,夢到金衣神女在大殿中來回走動,之後神女便乘西風而去,隔日大臣為其解夢,說神人西去,表西方有佛,於是漢明帝即派人前往西方取經,而後遇兩位印度高僧,並把這兩位高僧請回當時的京都洛陽,請他們講經說法,漢明帝並為兩位高僧修建行館,而為了紀念佛經說到的白馬,因此行館取名為白馬寺,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廟,第二年,兩位印度高僧開始雲遊四海,來到五台山,發現此地之山形地貌極似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於是漢明帝即在此修建第二座寺廟,取名為靈鷲寺,亦稱大孚靈鷲寺,武則天年間改名為大華嚴寺,明朝朱元章時改為大顯通寺,現在這座寺廟是全五台山上最大的一座寺廟,也是五台山佛教學會辦公場所,同時也是五台山漢傳佛教的領袖寺廟

小玲也提到河南洛陽白馬寺,山西五台的顯通寺,青海的塔爾寺及西藏的布達拉宮,為中國的四大名寺。想著,我們桑耶寺去年的西藏行去了塔爾寺及布達拉宮,這次五台山朝聖來到顯通寺,再差一個我們就把四大名寺蒐集完畢了,加油!  

顯通寺是五台山寺廟群中最大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寺廟。主要殿宇有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等等。其比較特別是千缽文殊殿中有銅製的文殊像,而後高處有坐銅殿,亦非常輝煌燦爛。

13406861_1202386169772446_3795269415918947662_n.jpg 13428389_1202385989772464_9004686850190208887_n.jpg 13406931_1202385873105809_6588187043813298780_n.jpg

另外小玲說當地最靈驗的名廟,稱之為五爺廟,也稱萬佛閣,因其配殿中剛好有一萬尊小佛像而稱之,而此廟的主殿供奉著龍王的第五個龍太子,即是五爺,傳說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四五月期間五台山香火盛,如農曆四月初四為文殊菩薩生日,四月初八佛誕日,五月初一是初一十五的人潮,接著五月十三則是五爺生日,所以這段時期,景區朝拜的人較多,有很多佛事活動舉行。

出了香火鼎盛的萬佛閣後,前方有片寬廣的草坪地,仁波切領著大家在樹蔭下席地而坐,好似從菩薩頂一路走來最後回歸大自然的平靜心境,遠望過去,大白塔仍是明顯的標地,彷彿佛祖亦在遠處觀看著我們,大夥以大白塔及眾寺為背景,合照了好些照片,看著大家瘋狂的拍照,都有著到此一遊留下紀念的想法,不知在此處有著眾多不同化身的文殊菩薩,會不會笑我們,不是都來祈求脫離輪迴,怎麼又都這麼貪戀現世美景啊!如同明明下了階梯卻又不自覺地往上爬一般,「人」啊,你到底想要什麼?

20160608_121117_HDR.jpg 20160614_2659.jpg 20160614_5195.jpg

S__21045347.jpg

中午至北岳酒樓用餐,之後回賓館休息片刻,15:00仁波切上課。

13450287_1202388956438834_2428095047269029969_n.jpg  13450981_1202389256438804_668366520195254601_n.jpg

仁波切與五台山的緣份  

仁波切談起1987年法王如意寶帶著一萬名僧人至五台山朝聖的故事,當時法王希望五明佛學院的學子們都能有機會上五台山,因學子們的環境與距離遠近不同,以一年的時間準備,屆時與法王在五台山相會。經過了些行程上的波折,仁波切與法王見面後,跟仁波切提到,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境地,到處都有機會見到文殊菩薩,因此要放寬心,要自在,要保持快樂及清淨,並囑其好好於此修行三個月,此為仁波切與五台山的因緣。

仁波切亦以法王的叮囑告知我們

珍惜人身難得

得人身真的不易,我們要隨時反省,過去的對錯是非,未來要如何改進,來到五台山一定要發菩提心,祈求文殊菩薩給我們身口意的反省,指引我們正確地學佛角度,希望六道輪迴的眾生都能永遠安樂,而且我們都遠道而來此處,更要告訴文殊菩薩,我們要來利益眾生。

真正的富有是單純

人的欲望無底,一生永遠無法滿足,唯有單純簡單才是真正的富有,富有指的是內心的富有,內心的自在與內心的快樂世俗的事,難有完成與盡如人意,人間之事,如同夢裡的買賣,沒有真正的意義。真正的方向就是好好的修行

平等心與分別心

父母至親的情感難捨,但修行的道路上我們需努力修持平等心,對待所有輪迴存在的眾生,如視於我們的至親。內心不分你我他,不分喜歡不喜歡,不分接受不接受,除去分別心,觀想眾生如同我們的親人,我們與所有的眾生都有不同的累世緣份,我們要用平等心來對之。

追隨上師,努力修行

理解人生苦,決心超脫輪迴之時,跟隨信任的導師,無論是上師或老師,自己都要能虛心受教,時刻檢討是否修行入心,身口意有沒有真的依歸上師或三寶,是否真正有學佛的心,法王告誡的道理是否有所理解,自我都要好好檢討。

拜佛與學佛

拜佛求平安,禮佛祈心安,唯有真正學佛才有成佛的機會,我們是學佛之人,而法是修行道路上的資糧,真正的修行者沒有自我,沒有驕傲,高僧大德都很謙虛且生活簡單,時刻反省,學佛以來,是否改變我們的貪念慾望,別無妄地將人生浪費了。

問問自己,如果你今天離開這世界….

所有眼前的一切,都是遐想,都是慾望所累積出來。想想從出生到現在,走過的任何路,反省所有的貪瞋痴傲慢,所有世俗生活,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心性與影響。改變從內心自在開始,在五台山的這幾日,雖然大家走的辛苦,但自在開心,笑容真實,因為其中無任何利害得失,因為人就是要愈單純愈自在。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的本性。

多重角度的思考

仁波切提到,自己最大的任務是台灣桑耶寺,這是佛行事業,與其自我的修行沒有很直接的關係,只要有願一定會成,只要眾生有需要一定會完成,桑耶寺是法王給他一個利益眾生的任務,也是人生的任務,所以他需要到處奔走。可能在某些人的角度,以為和尚應該在廟裡面修行而不是在外到處奔波,但仁波切提醒,我們要多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如普渡眾生,也是他應該要做的事,看待事情需從很多層面去思量,如此,就能更慈悲的包容很多事。

唯有自我改變才能渡化他人

學佛,要常思維有沒有真正的融入內心,必須要求自己真的改變才能影響家人,才真的能渡化他們。學佛入心,習氣,講話,態度都會改變。佛法修的融入了心,別人自然感受的到。

所有的法門都是渡自己的本性

84仟法門,綜合起來就是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所有的一切法門都是為渡自己的本性,無常,如同早晨樹上的露水,在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亦如我們身體隨時都可能離開。瞭解人身的意義是什麼,人身難得,好好學佛。(地球生命兆億萬不止,陸地、海河與天空皆存在生命物體,微如菌體,大如獸物,輪迴再得人身真的不易)

、想與感覺沒有好壞之分別

修心,當心清淨下來,聽到的所有一切,音沒有好壞分別;想著心要清淨穩定如如來;看到什麼,都是文殊菩薩的授意,如果我們修到這樣的清淨心,所看到聽到與感受到的都是佛菩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er0453 的頭像
    meier0453

    meier的部落格

    meier04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